![]() |
|
||||||||||||
榆林最小志愿者发表时间:2016-09-06 17:21:52来源:榆林日报马倬滢讲解老街历史 孩子们初登南门城墙 “请大家看这里,这里就是我们榆林美丽的河滨公园……”“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的地方,就是榆林老街……”如今在榆林的很多景点内又多了一道更加靓丽的风景线,那是一群身着天蓝色上衣、头戴天蓝色帽子的少年儿童,别看他们年龄不大,最小的只有6岁,可对榆林的风物人情、美食美景如数家珍,向外地游客介绍起来头头是道,他们就是榆林市小小讲解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小小讲解员志愿者们。 榆林市小小讲解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4年7月,现有小志愿者1200多名、大志愿者35名,是经市文明办批准设立、市工商局登记备案的民间社团组织。自2014年7月20日成立以来的3年多时间里,已有800多名小小讲解员志愿者顺利结业上岗。这些小小讲解员利用节假日,活跃在榆林市区不同地点、不同区域,义务为游客和市民讲解家乡风土人情,宣传驼城人文美食,褒扬乡贤名仕事迹,传承民俗文化,成为榆林本地一支小有名气的小小文化志愿者服务队,得到了市民和游客的普遍认可。 我爱榆林 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在行动 “榆林市第一支由大志愿者带领小志愿者一起参加社会活动和服务社会的队伍;第一支登上榆林南门城墙观驼城的志愿者队伍;第一支登瓮城、忆历史的志愿者队伍;第一支走古街、赏六楼的志愿者队伍;第一支站军姿、进军营的志愿者队伍;第一支体验农耕的小志愿者队伍;第一支义捐、义演、义卖的大型小志愿者队伍;第一支以百人活动宣传榆林的小志愿者队伍……”榆林市小小讲解员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队长张靓这样自豪地介绍说。别看小小讲解员志愿者队伍成立时间不长,队员年龄不大,可是他们却在宣传榆林、服务榆林方面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先后开展了“关爱福利院儿童”、“关爱敬老院老人”、“关爱残疾人”、“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大义卖”、“创卫活动”、“爱粮节粮,从我做起”、“传播传统文化”、“学雷锋、进社区”、百人游学之“讲述六楼骑街”、百人秧歌之“增彩高家堡”、百人进军营之“雏鹰计划”、百人美食家之“小小面点师”、百人急救之“消防安全知识普及”等诸多“接地气”的活动,每位小志愿者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都达到了200多小时,活动得到了榆林市志愿者总会、榆林市儿童福利院、榆林市敬老院等志愿服务组织的充分肯定。2014年,该团队被榆林市志愿者服务总会授予“志愿服务优秀团队”,被受助对象冠以“关爱儿童、奉献爱心”等美称,给团队以极大的鞭策与鼓舞,也使得小小讲解员志愿者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小朋友参与到社会服务中去。 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团体还先后应邀参加了榆林两届少儿春晚、2015年中秋节诗歌朗诵会、《唱美榆林走天下》宣传片、中国好人榜榆林揭幕仪式、榆林好网民等活动的演出和拍摄,还应邀参加我市抗日战争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采访拍摄及讲解等工作。现在,已有50多名小小讲解员志愿者走进榆林市各大景点、展览馆进行免费的讲解服务,并成功接待中、省和兄弟城市来榆视察讲解服务10余次,赢得了来访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小手拉大手 跟着小小讲解员志愿者游榆林 “慢慢走,好好看,跟着小小讲解员。 听我讲,听我说,六楼实在不一般。 文昌高阁聚文星,万佛楼上有万佛。 星明楼上摘星斗,钟楼钟声催奋进。 凯歌楼上传捷报,鼓楼鼓声醒凡梦。 看六楼进四合院,方方正正有特点。 长街十里如棋盘,座座院落紧相连。 榆林四合院最温馨,藏龙卧虎小北京!” 今年已经是6年级的马倬滢现在还能熟练地背诵出去年她参加《花儿朵朵》少儿春晚时表演的这首快板《老榆林小导游》。团队刚成立时,她就自愿加入,几年的锻炼下来,马倬滢已经成了这个团队里的大姐姐,小成员有不懂的地方,她总是主动帮助解答,接待起游客来,她也是自信勇敢、口齿清晰,并用她的实际行动赢得了 “十佳小小讲解员”称号。马倬滢对记者说,参加榆林市小小讲解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让她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家乡的知识,还锻炼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前段时间,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夸夸我的家乡》,我就用自己在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里学来的知识写了比如文昌阁与新明楼的格局外形大同小异是姐妹楼、凯歌楼曾名‘团结楼’、鼓楼上曾悬有一口4尺多高的大铁钟等内容来详细描写榆林老街,同学和老师都看得津津有味。”马倬滢一脸自信地笑着说,“当时我觉得可自豪了!”马倬滢的妈妈告诉记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的榆林人,她对榆林的了解现在已经比不上孩子了,“孩子参加这个团队真的成长了很多,还学习了不少讲解员的专业技能,现在学校的大小晚会经常会让甜甜(马倬滢)来主持。” 用孩子们的话语描绘出自己眼中的美丽家园是榆林市小小讲解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的初衷,总队队长张靓表示,希望通过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队的培训,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榆林历史文化知识、榆林旅游文化知识、榆林经济发展知识、榆林展览馆陈展知识等,培养青少年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的“中国梦”情结,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我们还对每位小志愿者进行普通话、讲解技巧、形态礼仪、讲解员基本要领等方面的培训,并开展各种喜闻乐见的社会实践活动,锻炼孩子们的社会实践协作能力,弘扬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他们在认知和欣赏的过程中增长见识、陶冶情操。”张靓说。 爱的教育 小小讲解员志愿者传递“中国梦”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参加的‘关爱敬老院老人’活动,从那以后,我惊喜地发现孩子更加懂得关爱家人。放学回家后,总会主动帮我干家务,也让一直不太支持他报名参加小小讲解员志愿者的老人们感到欣慰。”李昊洋的妈妈任瑜感慨地对记者说,李昊洋也是第一批参加该团队的小志愿者,当时刚满6周岁的他是团队里年龄最小的,又要参加很多社会实践活动,所以家里老人们担心孙子受罪,可没想到孩子适应能力挺强,而且懂事了不少。“孩子还对我说,希望以后可以经常去敬老院给那里的爷爷奶奶唱歌跳舞,从那时起,我就知道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和那些带着孩子忙碌地穿梭于各种课外辅导班的家长不同,像任瑜一样让孩子利用课余时间去参加志愿活动的家长们,都用自己明智的选择收获了孩子们满满的成长。 据了解,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培训课程由室内传统文化课程和室外社会实践课程两部分组成。室内课程主要由专业景区讲解员担任主讲老师,让每位小讲解员志愿者在掌握一定的宣传讲解技巧的同时,增强对榆林市情、概况、今昔发展史、民俗风情的了解与掌握。 室外课程主要设置一些适合未成年人参加的趣味游戏、劳动实践、军营体验、赛事观摩、亲子互动、有奖问答、捐赠义卖、才艺展演等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通过对小小讲解员志愿者的室内外混合拉练,使每位小志愿者不断成长进步,讲解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并一步一步向场馆赛事讲解和参与大型赛事活动迈进。 最有意义的是,该团队还为孩子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爱心传递活动,让小小志愿者们在活动中学会感恩,回馈社会。比如,带领小志愿者们走进儿童福利院、中心敬老院、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无声餐厅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基地,让他们和同龄残疾儿童互赠玩具、结成对子、互助游戏,从中体味团结与友爱的乐趣,在他们内心深处树立奉献与友爱之心,感恩回馈社会。同时,还在广场公园发起“大手拉小手,爱心传递从我做起”大型主题公益行动,让所有大志愿者和小志愿者共同参与,通过大志愿者的示范引领,带动小志愿者模仿传承,动员更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行列,也为每个家庭提供了难得的亲子互动交流平台,强化了家长和孩子“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志愿服务意识。 张靓说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她带领着孩子们参加的一次 “爱粮节粮”秋收活动,让所有参与的孩子帮助农民叔叔收玉米,“那天虽然孩子们都累得满头大汗,却真切体会到节约粮食的重大意义,用实践体会了‘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含义。”之后,还组织大、小志愿者一起开展了“关爱山区儿童,大型募捐活动”,小志愿者们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助给那些需要帮助的同龄孩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成为家乡文明最有力的传播者。 小小讲解员志愿者秋季招募活动马上就要开始了,同时,小小讲解员志愿者们还为即将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榆林分会场担任景点、展馆讲解的部分任务。千名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大能量,愿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参与到志愿服务的队伍中,在榆林志愿服务的沃土中成长为最茁壮的小苗。 (图片均由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团队提供) |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