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杜埃存:农家女践行家训四十年发表时间:2022-08-09 13:27:29来源:榆林文明网杜埃存,女,1963年生,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通镇陈家墕村村民。
“人必有家,家必有训”。曾经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杜埃存自主脱贫;40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丈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温良恭俭让”的铮铮誓言;心怀感恩,热心公益,在邻里乡亲中产生着春风化雨的影响,成为践行优良家风家训的典范。先后荣获佳县好媳妇、佳县孝老爱亲模范、佳县道德模范、榆林市孝亲敬老之星、榆林好人、榆林市道德模范、陕西好人等荣誉称号。
![]() 为丈夫按摩是杜埃存每天的必修课
![]() 杜埃存为群众分享她的励志家风故事
爱心呵护家庭
杜埃存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1982年她嫁给了比自己大6岁在友谊煤矿做临时工的通镇魏家坬村小伙魏宜军。正当夫妻俩沉浸在新婚生活中,憧憬着未来的美好时,哪知天有不测风云,丈夫井下作业时由于坑道坍塌造成脊椎严重损伤致下肢瘫痪,从此杜埃存开始了她艰辛的生活。
年仅20岁的杜埃存,本可一走了之,亲戚朋友也劝她别做无谓的牺牲,但她坚守诺言,不离不弃,不甘心丈夫卧床一辈子,带着丈夫四处求医,不惜负债累累。面对日渐憔悴的妻子,魏宜军哽咽到:“没希望了,别浪费钱了。”“你走吧,把孩子生下来抚养成人,我就死而无憾。”杜埃存抱着丈夫哭着说:“这都是命,这辈子我都会守着你,只要有我吃的,绝不会让你饿着。”面对残酷的现实,杜埃存选择了不抛弃、不放弃、不离弃,用柔弱的双肩撑起了风雨飘渺的家庭,用爱挑起了照顾丈夫、养育孩子的重担。
![]() 杜埃存义务为村民打针输液四十年
真心践行家训
给丈夫喂饭、喂水、擦身、按摩、换药、打针、清便、接尿便是杜埃存每天做的事情。时间长了,丈夫自暴自弃,经常莫名其妙地发脾气。而杜埃存一声不吭,默默承受,等丈夫平静后再耐心开导,细心缓解丈夫的苦闷。杜埃存只要一闲下来,就和丈夫聊天,讲述村里发生的事,将为自己添置新衣的钱拿出来买了电视机,让丈夫躺在炕上也能了解外面的世界。用自己省吃俭用省下来的钱给丈夫买了轮椅,推着丈夫到外面散心晒太阳,到邻居家串门聊天,驱散丈夫心里的阴霾。背着孩子下地劳作,饲养鸡羊。每天给丈夫煮鸡蛋吃,挤羊奶喝,把家里好吃的全给了丈夫,自己却偷偷吃野菜烩玉米糊、红面拌疙瘩。在杜埃存的心里,丈夫就是主心骨,“只要丈夫在,自己心里就有靠。”她坚信:“只要坚守,寒冬终将过去,日子总会有好起来的那天。”
邻村的一位文人被她所感动,给她书写了“温良恭俭让”五个字,她装上镜框,悬挂于墙上,一生践行。有一年搬家,儿子说:“妈妈,这个框子这么旧了,不好看,扔了吧。”“儿子,扔不得,好看不好看不要紧,要紧的是做到才是最重要的。咱们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这五个字。这是咱的家规,我守护了几十年,这也许是我能够留给你们的最大财富。”母亲的伟大感动了儿子,于是创作了《母训》,时刻警醒家人传承家风、践行家训。
![]() ![]() 热心回报社会
2016年,杜埃存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贫困户并不光彩”。她不等不靠不要,充分利用脱贫攻坚好政策,发展养殖业,2019年自主脱贫,成为脱贫户的佼佼者。政府帮扶她脱贫致富,乡亲们帮扶她度过了一个个难关,让她深深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40年的坚守不但锻造了她坚强的性格、心怀感恩、厚德善行的品质,也让她学到了医技,打针输液的技术不比专业护士差。谁家病人需要打针输液,她都有求必应,义务担当“赤脚医生”四十年;谁家有困难她都倾力相助,乐观地对待每一个人,默默地做好每一件事;主动加入陕北爱心志愿者联盟,多次深入贫困村义务宣讲,为群众分享她的励志故事,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心怀感恩,慰问老年人,用实际行动回报在困难时期帮扶过自己的村民;连年参加爱心助考,为莘莘学子助一臂之力。
这就是杜埃存,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丰功伟绩,但她执着地守护五个字四十年却是感动了方圆百里的百姓,用爱心、真心、热心弹奏了一曲曲道德赞歌。
|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