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最新动态 小记者风采 主题活动 作品系列 校园采访 文明礼仪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服务 > 正文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我市志愿者服务队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19-11-28 11:25:24来源: 榆林网

在驼城榆林,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遍布在大街小巷、车站公园、乡村学校;他们总是出现在需要陪伴的老人身边、需要呵护的儿童身边、需要关怀的残疾人身边……他们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心理康复等活动,助力榆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传递着小城独有的温暖与感动。

他们就是这座城市的名片——志愿者。

3

2019年榆林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启动仪式

近年来,榆林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打造“大爱榆林”志愿服务名片为抓手,在全社会广泛传播“行善立德”志愿服务理念,在志愿服务道德实践中不断发掘典型、学习先进、礼遇好人。通过几年的摸索实践,全市的奉献爱心氛围愈加浓厚,关爱他人理念深入人心,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志愿服务已然成为带动社会风气向上向好的正能量。因为成绩突出,2018年4月榆林市志愿者服务总会被中央文明办等4部委联合评为“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少数人带动一群人

如果说一名志愿者是涓涓细流,那么无数志愿者就是汪洋大海。

2012年12月,我市按中、省有关文件精神,成立了榆林市志愿者服务总会。总会是一个枢纽性政府公益组织,意在整合全市志愿服务资源,用“行善立德 大爱榆林”理念全面推广志愿服务工作。总会按照项目化运作、组织化规范、专业化支撑、社区化扎根、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方向,致力于打造以人民需要为根本的志愿服务,采取“一建二抓三握紧”的工作措施,全面推广志愿服务。目前,全市每年参与志愿服务组织有1000多个,参与志愿者达11万人,受益群众达40多万人次。

4

志愿者为考生家长送绿豆汤。本报记者杨晓慧摄

5

志愿团体为群众理发

6

满怀激情的志愿者

目前,我市基本实现了志愿服务过程在网上注册登记,志愿服务项目在网上发布,所需志愿者在网上招募,志愿服务时长在网上记录。截至2019年11月25日,全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2881个,注册志愿者人数达208610万人,发布志愿服务项目21259多个,累计志愿服务时长6018434小时。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地方特色志愿服务项目200多个,品牌志愿服务团队100多支。

在“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动员口号的召唤下,在赠予与回馈的循环中,榆林不断加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志愿服务网络不断拓展延伸,志愿服务队伍不断成长壮大,志愿服务在这个城市变得触手可及。现在榆林市城区所有社区均建立了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社区党支部书记一般担任该社区志愿服务站站长,每个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都组织建立了6支以上的便民志愿服务队,配备应急药物、雨伞、轮椅、常用生活工具等便民服务用品。依托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在全市功能健全的社区、居民小区试点推行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探索“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新模式,打造一批志愿服务示范社区、小区。

一群人温暖一座城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志愿服务的关键是抓好服务项目这个龙头,注重实效,不流于形式,注重常态化,不兴一阵风,注重品牌打造,不搞零敲碎打。

云高项、贺莎莲、刘志军,全国敬业奉献好人杨国丽,全国见义勇为好人刘火艳……说起这些名字,广大市民都忍不住赞叹道:“我们身边的好人呐。”近年来,我市开展了6届“方光玉1000万元公民道德建设基金”暨榆林好人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一批中国好人、陕西好人和最美人物。好人评选表彰活动,不仅在全社会起到传播好人效应、凝聚正能量的作用,更引领着正确的社会价值导向,成为精神坐标。

1

表彰先进

8

志愿者参加志愿活动启动仪式

目前,全市各县市区的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民间组织异军突起,如金秋春光慈善志愿者服务队、榆林青年慈善志愿者服务队、华夏儿女慈善志愿服务队、小小讲解员学雷锋总队、榆林微尘志愿者协会、孝行天下・陕北爱心联盟、榆林蓝天救援、小萝卜公益、榆阳牵手公益组织、横山走进山沟沟爱心团、神木大爱志愿者行动团队、靖边铭善志愿者协会、米脂蜗牛公社、绥德志愿者爱心公益协会等一大批品牌志愿服务团队常年活跃在全市各地,带动了一大片人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全市现有注册党员志愿者52649人,占志愿者总数的26%以上。为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党建+志愿服务”模式,我市出台了《进一步推动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安排意见》,由市委组织部牵头,市志愿者总会配合,动员全体党员志愿者利用“八小时以外”的时间,率先走进社区、走进志愿服务基地长期、主动地做志愿服务。目前,几乎每个社区都有“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的示范性,带动全民行善立德,汇聚志愿服务力量。

志愿者们用点点滴滴的爱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大爱之歌,使“崇德向善”的主流价值取向扎根百姓心田。越来越多的公务员、企业职工、普通居民也积极参与到志愿者队伍当中,驼城奏响了“大爱榆林”的主旋律。

一座城孕育一种精神

志愿者,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新生力量;志愿服务,是衡量一座城市的文明标尺。近年来来,我市20多万名志愿者用星星之火,点起了驼城的爱心火炬,薪火相传;他们用一己之力,让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更有力量。

7

米脂县爱满银州慈善志愿者服务队走进沙家店镇学校开展“小棉袄进大山”志愿活动。

2

重阳礼,小小志愿者为爷爷奶奶读故事

近年来,通过总会的协调、指导,培育出了“八项关怀”“幸福禾苗课堂”“小棉袄进大山”“小蜜蜂全民阅读推广”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同时,为强化志愿服务专业化支撑,市文明办、志愿者服务总会不定期组织全市医疗、交警、公安等特殊职能单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志愿服务活动的专业化与职能化建设。每月的“11日文明排队推动日”“22日文明让座推动日”是总会发起的另一个志愿服务活动项目,活动开展6年以来,排队乘车、关爱他人的理念深入人心,文明乘车、文明礼让逐渐成为榆林市民出行习惯。社区志愿服务常年结合服务群众业务工作,实施了一大批接地气的志愿服务项目,深受群众欢迎。如“邻里守望”“社区微心愿”“微捐助”“街坊邻里搭把手”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与此同时,市文明办协调民政部门及时出台了《社区志愿服务记录办法》《社区志愿服务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使广大社区工作者和社会义工也参与到一线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均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发布,活动结项后项目负责人对服务项目进行认真总结,为志愿者准确记录时长,作为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截至2019年11月25日,今年全市共组织实施了“脱贫攻坚、慈善义卖、法律服务、礼仪接待、心理咨询、文化建设、消防宣传、敬老爱老、摄影摄像”等85大类5859个志愿服务项目,参与志愿服务组织1200多个,受益群众达16万余人。

记者马蕊 马露露(本版照片由市文明办提供)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