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最新动态 小记者风采 主题活动 作品系列 校园采访 文明礼仪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校园采访 > 正文

神木县特殊教育学校特色办学纪实

发表时间:2016-09-14 17:09:38来源:榆林日报-榆林网

庆元旦文艺演出

神木县特殊教育学校是榆林市规模最大的一所针对智障、听障适龄少年儿童开展康复与教育的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有学生112人,其中培智105人,聋哑7人。有教师26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近年来,该校始终着眼于残障学生作为人具有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根据启智儿童身心发展与康复教育规律,积极创新,大胆改革,走出了一条培智教育特色办学之路,成为全省启智教育的标杆。2015年该校被评为陕西省示范特教学校,荣获陕西省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级绿色文明校园等多项荣誉。

1、润物细无声——创人文育人环境

该校以“生命如实、大爱无垠”为主题创设校园文化,在绿化美化上下工夫,在康复育人上做文章,从班级文化、宿舍文化、楼道文化等方面精心设计,逐步形成温馨活泼、动静相宜的校园文化。教学楼和康复楼楼道结合地域特点,设计神木县历史遗迹、名俗文化、自然风光和物产资源四个主题文化板块,用身边物、生活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染与强化。各班级以记录学生学习内容、反映成长足迹为重点,营造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级文化,传递自强、自信、自立、自爱的精神力量。利用学校闲余场地资源,在教学楼外墙安装集精细动作康复与益智为一体的玩具器材,在操场安装大动作与感统整合康复运动器材,规划主题游乐区,打造隐性课程,为残障学生早日康复、适应生活做准备。宿舍楼分别设计了“海底世界”和“草原王国”主题板块,造型卡通可爱,意境辽阔神秘,充满教育的浪漫主义情怀。结构化的宿舍布置符合启智学生心理特点,使他们在休息时感受到静雅与舒适。同时户外打造亭廊长椅,供师生休闲小憩,安装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校园开放日活动

孩子们庆祝“六一”儿童节

学校运动会

2、不拘一格降人才——育“四心”教师队伍

该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全力打造具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的“四心”教师队伍。一是加强师德教育。以两个大力宣传为突破口,举办师德演讲、推行师德考核、评选师德标兵,利用宣传栏、校刊、网站等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了细心发现、爱心呵护、潜心创造、耐心收获的师风。先后有10人被评为市县级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模范班主任。二是加强教师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安排40多人次,前往北京、江苏、上海等先进地区学习,与周边学校建立友好结对关系,定期开展业务交流,选派普校转岗教师到南京特教学院脱产培训,参加国培、省培计划。同时邀请特教专家来我校开展讲座,及时更新特殊教育理念,切实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三是强化教师基本功。坚持三笔两画一技、课后反思、课例分析、课件制作、优质教案等教师基本功训练,以课堂比武为平台,以教学研讨为抓手,大力开展微型课、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个训课、同课异构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目前,学校共有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省级教学能手2名,市级教学能手1名,神木名师1名、县级骨干教师1名,教学能手2名、教坛新秀4名。四是教研结合,促使教师队伍从“经验技术”型转向“研究反思”型。以校本研修为依托,以教研组为基本单位,围绕学校教育教学重难点开展各级各类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高。目前,该校有1个市级课题、1个县级课题已结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3个县级课题、10个校级课题正在研究中,教师在各类杂志、交流刊物上发表论文40篇。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教研示范作用,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教研能力的提升。该校成立了陕西省第三批学科带头人“徐倩倩学科工作坊”,下设10个坊员个人工作室,形成以坊主为带头人、本校骨干教师为坊员主体,汇聚榆林、靖边等特校和普校学科精英的教研团队。五是彰显人文关怀。教学区设教师休闲吧,工会每月组织开展一次教师休闲主题活动,丰富教师业余生活,做到真诚感化,凝聚人心,不断增强教师奉献特教的热情与耐力。

3、宝剑锋从磨砺出——抓学校管理内涵化

近年来,该校坚持用制度约束人、管理人、培养人的原则,从发展中总结,从不足处弥补,先后修订完善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考勤制度、后勤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部室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等52项制度,学校管理逐步形成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各项工作中,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实行台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各项任务目标明确,内容具体,责任到人,一抓到底。教学工作狠抓过程监管,每天严格检查教师上课、班主任跟班、教师坐班情况,每月定期对教师的教案、学生作业、听课情况、课后反思等进行考核,每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纳入教师绩效奖励。总务后勤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人员实行岗位负责制,明确职责,严格管理。以六大创建为抓手,从小事着眼,从小节入手,做到了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

4、标新领异二月花——建特色教育新体系

近年来,在不断总结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该校通过反复构想、提炼和论证,根据对“生命”的理解,确定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在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学校以培智教育为重点,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大胆探索和尝试新的培智教育康复体系,推行符合智障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新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康复教育、康教结合、义务教育和生活适应为一体的教育康复体系。一是接好“入口”,开设康复训练班。建立了“智能发展、动作训练、生活训练、艺术康复”四大康复课程体系,分别从语言训练、精细动作、认知训练、手指训练等12个子项目进行系统早期康复训练。二是做好康复与义务教育衔接与过渡,设立康教班。建立了康复课程与教育课程两大课程体系,依据智能发展、动作训练、一般性课程、综合性课程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进行康复与教育。三是开展义务教育,开设义务教育教学班。从智能发展、社会适应、生活实践三大课程体系18个子项目开展义务教育。四是抓好“出口”,开设生活适应班。建立了基本能力、职业技能、社会实践能力三大课程体系,依据基础性课程、专业课、岗位体验、社会适应课4个二级指标16个三级指标开展生活适应教育,为大龄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基础。为落实“以课程促发展”的课程目标理想,我校配备了多感官训练室、感统训练室、蒙氏训练室、语言康复个训室、模拟情景室等19个功能部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

5、引得春风渡玉关——办开放融合新特校

该校按照残疾学生德育要求,依据学生的残障类型、年龄特点、行为表现,开展分层、分类德育活动,不断强化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学生的行为养成习惯得到了较大改变。坚持把少先队作为德育的主阵地,依托班队会,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设立小红花评比台、红领巾站岗、小标兵等,开展“我能行”、自强之星等评比,形成了以阳光活动为平台的德育模式。积极搭建残疾学生表现自我、回归主流的平台,学校共举办了7届田径运动会、7届趣味运动会、7届“我能行”展能展美活动等。充分发挥青少年德育基地的作用,开展“手拉手”活动,与店塔一小、神木论坛、南京秦淮区特教学校等县内外多家单位组织建立友好关系,利用助残日、传统节日、校园开放日,不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先后有80多家单位和团体共4000多人来到学校,开展游戏互动、联谊演出、爱心捐助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同时该校建立了校园网站、创办校刊、开通微信平台和校企通,及时发布校园动态,普及特教知识,让更多的人认识特教、关注特教、走进特校,把学校建成开放融合的新特校。

文/刘泽祥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