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榆林市第十七小学:文明之花开满园 润物无声育桃李发表时间:2022-11-08 15:39:25来源:榆林文明网为全面深化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推动学校建设发展,榆林市第十七小学坚持以“讲学习、重品行、 强体魄”的校训为总抓手,正校风立魂、优教风提能、浓学风化人、提班风创文、传家风育人,以实际行动推进“五风”建设,努力营造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为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有力保证,该校2018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清朗校风 “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持续优化校园环境。校园环境是学校的“第一印象”,为创建干净整洁、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榆林市第十七小学大力整治净化美化环境,成立由校领导班子牵头的校园环境整治小组,每日由各巡查领导及值周老师对各班级、部室、办公室及学校周围环境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要求整改,评选出每周的优秀班集体及部室,对环境一般的班级部室提出相应改进意见,极力构建“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学校会组织学生不定期的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清扫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了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既美化了环境,又增强了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营造出人人学雷锋、人人争当志愿者的良好氛围,展现了我校学生独特的风采。
发挥文化墙的育人功能,让每面墙壁“开口说话”。“让孩子拥有幸福童年,让教师品味精彩人生”,走进榆林市第十七小学,这十八个字赫然眼前。近年来,为全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榆林市第十七小学立足校情,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将爱、尊、孝、俭等传统文化以及校内优秀学生事迹等内容搬上校园文化墙,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爱、懂尊、眀孝、守俭,主动向身边的优秀人物看齐,做到“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开口说话”,打造独特的校园文化风景线。 师生携手并进 催生良好班风 “一二三四,做好姿势。”“身体坐正,两手放好,保持安静。”走进榆林市第十七小学教室,就会发现每个班级都有属于自己的课堂口令。
“小学阶段,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各方面习惯养成,规范学生行为举止,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习惯,学校坚持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课堂口令就是一个简单地写照。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口令规范学生的行为,学生通过口令及时检查纠正自己的行为,在不断地重复锻炼中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同时,课堂口令均由教师和学生合力创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形成,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和文明氛围。”榆林市第十七小校长苏勇说。 推进教风建设 提升教育品质 以理想信念为基,夯实育人底色,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首要任务。榆林市第十七小学以“清廉学校”创建为契机,把校园廉洁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同时,学校坚持以评优评先为抓手,高度重视教师标兵、师德标兵、道德模范、等先进人物评选,选树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其先进事迹,以优秀榜样人物浸润校园,深化全体教师“守住育人初心,不改育人使命”的理想信念。 为了让全体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充电,充实教育理论水平,学校鼓励各个学科组教师根据阅读兴趣组建不同的阅读学习小组,并组织老师们进行自愿报名分组,小组成员同读一本书,大家在小组内进行读书打卡。同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记录读书笔记,在老师们撰写的笔记内容中,既有学科的专业知识、读书感悟、师德师风建设、也有教育新政策,还有当下热议的2022版各项课程标准……通过小组阅读活动,老师们在闲暇时间也储备了满满的知识能量。 拓宽德育渠道 文明校园处处文明 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为促进学生健康向上发展,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活动、人人争做新时代美德少年、讲家风故事等有制度、有载体、有主题、有阵地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在“清明”“七一”“十一”等重要时间节点,积极组织“网上祭英烈”“学雷锋”“童心向党”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爱国、诚信、孝敬、节俭、友善等道德规范,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并通过活动将传统文化、道德文化传播给身边的父母亲人,以良好的学风促进优秀家风建设。
“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文明校园环境文化,正全面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彰显着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内涵。今后,榆林市第十七小学将继续全力打造特色的文明校园环境文化,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让校园更富魅力,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乐园。”榆林市第十七小学校长苏勇说。 |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