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随着气温的升高,大家开始渐渐走出家门,外出活动,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期,防溺水安全工作已成为学校和家长的关注重点。
为切实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防止溺水事故发生,希望广大家长时刻加强对孩子防溺水的教育和监管,提高学生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共同保障学生人身安全。
一、发生溺水的常见时段
1.双休日;2.节假日;3.暑假期间。
二、发生溺水死亡的原因
1.在水边玩耍,下水摸鱼,捡落入水中的物品;
2.孩子擅自下河玩水;
3.三五成群结伴游泳。
三、 “四个牢记”
1.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2.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3.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4.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四、 “四知道”
1.知去向;2.知同伴;3.知归时;4.知内容。
五、家长牢记篇
家长或看护人,决不能将孩子单独留在开放的水源边。家长与孩子的距离要伸手可及,专心看护,不能疏忽。
1.家长们要牢记八要点:
(1)不能让孩子私自下水游泳,家长需时刻看护;
(2)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护身物;
(3)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4)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防止被呛住;
(5)教育孩子不在水中相互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6)教孩子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7)教育孩子不到不熟悉、无安全措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8)教育孩子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2.如何辨别溺水?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生命或可挽回!如何辨别儿童溺水者?牢记这7种迹象。
溺水者特征
(1)溺水者的嘴会没入水中再浮出水面,没有时间呼救。
(2)溺水儿童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救援者移动。
(3)溺水者在水中是直立的,挣扎20-60秒之后下沉。
(4)溺水者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上眼睛。
(5)溺水儿童的头可能前倾,头在水中,嘴巴在水面。
(6)看起来不像溺水,只是在发呆,但如果对询问没有反应,就需要立即施出援手。
(7)孩子戏水会发出很多声音,一旦安静无声要警醒。
3.学生溺水后的急救方法
孩子水中溺死的过程很短,应以最快的速度将其从河里或塘里救上岸!若孩子是溺入深水中,抢救者宜从背部将孩子的头托起或拉住他的胸部,使其面部露出水面,然后将其拖上岸。
问:孩子溺水后如何实施急救?
(1)救上岸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内积水,以保证气道畅通。抢救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起,将溺水者俯卧于屈起的大腿上,使其头足下垂。然后颤动大腿或压溺水者背部,使呼吸道内积水倾出。
(2)清水的同时还必须用手清除溺水者的咽部、鼻腔里的泥沙和污物,保持呼吸道畅通。注意清水的时间不宜长,以免延误心肺复苏。
(3)对呼吸、心跳微弱或刚停止的溺水者,迅速进行口对口(鼻)式的人工呼吸,并施行胸外心脏按摩。
(4)经现场初步抢救,若溺水者呼吸心跳已经逐渐恢复正常,可让其服下热茶水或其它汤汁后静卧。
(5)仍未脱离危险的溺水者,应尽快送往医疗单位继续进行复苏处理及预防性治疗。
4.发现有人溺水后怎么办?
(1)发现落水者时,第一时间应大声呼救,寻求周边人员的帮助,并拨打110报警,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2)可将竹竿递给落水者,前提要确保自身安全,递竹竿时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以免被拖入水中。
(3)如果现场能找到泡沫块、救生圈、木块等漂浮物,可以抛给溺水者,避免溺水者沉入水中。
(4)若现场无竹竿、漂浮物等,可脱下衣服连接在一起当绳子,抛给溺水者,切记要趴在地上,确保自身安全。
六、学生牢记篇
1.“六不准”要牢记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2.溺水了如何自救?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及时甩掉鞋子和口袋里的重物,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七、我倡议我接力
天气逐渐炎热起来,希望各位家长朋友们随时留意一下,如果您发现有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私自在池塘、河边、水库等地方游泳、戏水、玩耍,请您一定要及时制止。从您我做起、从参与做起、从身边做起,特别是加强放学后、周末、节假日期间和孩子结伴外出游玩时的管理,经常进行预防溺水等安全教育,给孩子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不断加强孩子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孩子们的避险防灾和自救能力,严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生命只有一次
广大老师、家长和青少年
一定要牢记防溺水知识
时刻提高警惕
加强防护,珍爱生命
不要让悲剧重演
您的一次提醒
有可能救了一个孩子
甚至一个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