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中国好人胡拖莲:27年浓浓敬老情
发表时间:2023-10-24 13:56:06来源:
榆林文明网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住榆林城区的“中国好人”获得者胡拖莲,一直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这种美德,至今已坚持了27年,并带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团队,谱写出一曲感人至深的人间赞歌。

10月20日,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胡拖莲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胡拖莲雷锋志愿服务队”再次开展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自1996年开始,她每年都会多次看望城乡困难老人、老战士等,而重阳节前夕更是从未缺席。2012年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她又带着队员们继续开展这项公益行动。

此次首站走进榆阳区古塔镇松树峁村互助幸福院,今年已是第二次来到这里。听说老人们想喝米茶,胡拖莲这次便专门带了米茶,给每人发放一盒。对于每次要带的慰问品,她都是认真考虑过的,遵循“一定要让老人们实实在在享受到”的原则。以往,她还为老人们买过瓜果、水杯、加湿器、血压仪等,甚至还有内衣、鞋袜,可谓给予无微不至地关怀。

“每年的重阳节,胡拖莲都会来看望我们老年人,送吃送喝送衣裳,都是我们想要的东西,想吃的食物。前几天,老人们坐在一起闲聊,说冬天喝上点米茶热热的,肠胃舒服,今天她就给送来了,很及时,真的很感谢她。”松树峁村村民71岁的何有生高兴地说。
榆林市复员军人疗养院也是胡拖莲深情牵挂的地方。在每年建军节、重阳节前夕,她都会来这里慰问复员老军人。这缘于胡拖莲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情怀。上世纪70年代,她在榆阳区“红色娘子军连”担任指导员,参加过修挖榆高渠等工程,并被评为“青年突击手标兵”。
记者在慰问现场看到,这里的复员老军人对胡拖莲的到来感到格外欣喜与亲切,她对每位老人的从军经历、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也十分熟悉。每次相见,大家都要合唱革命歌曲,重温峥嵘岁月。今年93岁的刘成兴曾参加过抗美援朝等战争,胸前挂着不少勋章。他告诉记者:“胡拖莲是个好人,经常来我们这里,送各种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对我们很关心。”
在走访看望老年人的同时,胡拖莲每次还会慰问环卫工人,当日前往的是榆阳区上郡路环卫所,给这里的环卫工人每人也送去一盒米茶。因为她自己也是从环卫工作岗位退休,深知“城市美容师”的辛劳。
尊老敬老,你我同行。胡拖莲数十年如一日,在全市范围内救助困难老人,持续做公益,也凝聚起一批志同道合的爱心人士。其中,胡拖莲雷锋志愿服务队目前有39人,秉着“不断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宗旨,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百余次,已成为榆林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一张亮丽名片。
“受胡大姐的影响,每年的各种慰问,我也会积极参加。比方说九九重阳节,我就连续多年跟着团队去看望老年人。有一句话,胡大姐经常挂在嘴边,说‘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善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善事’。我想这就是胡大姐的精神,这些年我一直跟着她做公益,就是为了传递这种精神。”胡拖莲雷锋志愿服务队队员谢小英说。
胡拖莲一直认为,人生有三个“不能等”,即干事创业不能等、孝敬老人不能等、培养孩子不能等。“在孝敬老人上,人们常常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所以要及时给老人们关爱。我也希望社会上能有更多的爱心人士,在孝敬自家老人的同时,也能给其他需要帮助的老人送温暖。”胡拖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