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最新动态 小记者风采 主题活动 作品系列 校园采访 文明礼仪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从“一煤独大”到“百业争春” 榆阳区多元产业为高质量发展集聚新动能

发表时间:2022-09-02 13:54:53来源:榆林传媒中心-榆林网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

东方红唱得豪情飞,人杰地灵的好山水,你来了就不想回‍……在第六届丝博会上,一首首高亢悠扬的陕北民歌,吸引众多客商走进榆阳展馆,本届丝博会榆阳区首次单独设立展馆,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榆阳突出成就、优质资源、产业发展、科技成果、投资环境等综合实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榆阳,投资榆阳‍。

“煤炭市场打喷嚏,榆林经济就感冒”,这是对榆林过去“一煤独大”产业结构的形象比喻。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煤炭市场火爆、大量开采,导致矿区周边煤尘飞扬、“黑金”笼罩,210国道上的运煤车辆从榆阳到绥德头尾相连、排成长龙、拥堵不堪。“十二五”“十三五”以来,榆阳区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三个转化”战略,提前谋划、精准发力,相继引进兖矿、华电、陕煤、有色、中盐、中能等100多个“国字号”“省字号”大型企业能化项目,形成高端能化、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集聚集约、多元并举的现代工业体系,成为陕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支撑。

6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员工在搬运高端费托蜡产品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员工在搬运高端费托蜡产品

榆阳轻纺产业园

榆阳轻纺产业园

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多元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2020年10月17日,国内最高熔点的费托蜡在榆阳成功试产。产品各项指标可与国外生产的同类产品相媲美,不仅填补国内高端特种蜡市场空白,还打破国外垄断,完全取代进口。”未来能源化清洁化学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胡家海说,精制费托蜡主要应用于亮光蜡、纺织助剂、PVC等塑料加工、食品及化妆品等领域, 未来消费量可达到百万吨级,有利于打造国际高端蜡产品品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十四五”以来,榆阳区紧盯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坚持园区引领、项目带动,整合园区、集聚产业,多措并举改变“以煤为主、一煤独大”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立足数字文化产业园、汽车产业园、轻纺产业园、麻黄梁工业产业园、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芹河智慧物流产业园、马合航空产业园、榆阳环保产业园“一区八园”,健全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发展铝下游、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销售服务、羊毛轻纺、现代智慧物流、新基建及数字经济、民用航空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2020年6份,随着榆阳轻纺产业园正式开园,8家轻纺企业率先入园投产。在宽敞明亮的制衣车间里,记者看到两条现代化智能吊挂流水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随着缝纫、熨烫、检验等工序全部完成,一件件全新的保暖裤就出炉了。“自从引进现代化智能吊挂流水线和自动化的裁剪、拉布设备,工作效率提高了30%,一天可以生产防寒服800多件,年生产30余万件。”红柳制衣负责人纪素梅说。

2021年,轻纺产业园二期标准化厂房、新材料产业园一期标准化厂房建成,马合航空产业园顺丰无人机首飞成功,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晋升国家级,金鸡滩循环经济产业园成为高端能化和先进制造业突破发展的桥头堡。先后建成象道物流、上古天然气等总投资3000多亿元的200多个重点项目。一批含绿、含金、含新的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建设,形成了一批十亿级、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榆阳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头雁”引领、产业振兴,绘就村美民富新图景

塞上八月,瓜果飘香。走进鱼河镇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的水稻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盎然,微风拂过,稻浪起伏。望着长势喜人、丰收在即的水稻,该农场负责人常四娃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们农场在自己发展壮大的同时,为本村及周边村的水稻种植户提供全程托管服务,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截至目前,托管富硒水稻面积达1000多亩,每亩能为村民增加700元左右收入。”参加榆阳区首批47名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项目培育的常四娃信心满满地说,“我要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技术分享给更多农民,起到引领一方、带动一片的目的,让更多的农户和我们一起把鱼河大米做大做强,让鱼河大米销得更旺、走得更远。”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榆阳区今年启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计划利用3年时间,培育100名“头雁”,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在人才振兴的同时,榆阳区构建特色优势产业“4+2+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做稳粮饲产业,做优果蔬产业,做强畜牧产业,做精特色产业,建设规模适宜、富有特色、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230万只羊子、11万头肉牛鼓起农民“钱袋子”,77万亩高产玉米、30万亩脱毒马铃薯、12万亩优质小杂粮提质增效,8万亩大漠蔬菜、5万亩优质果树保障市民“菜篮子”,3万余亩中药材、富硒水稻、万寿菊等一批高附加值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榆阳区从传统农业大区正昂首阔步迈向现代农业强区。

夏末初秋,走进青云镇郑家川村,百亩万寿菊竞相绽放,花海如潮游人如织。“农村改革以来,我们村通过土地流转,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困难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万寿菊产业,不仅扮靓了村庄,更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渠道。”郑家川村党支部书记郑志雄介绍,郑家川村抓住乡村旅游有利契机,将200多孔闲置窑洞流转后,进行改造升级,打造原生态“栖心川上”精品民宿集群,目前一期141孔窑洞已改造完成,投入运营,正在实施二期80孔窑洞改造任务。全部投入运营后,预计年收益达1200万元,同时可带动200余人就业。

改革赋能,群众受益。榆阳区整合投入1亿元,统筹推进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区、乡、村三级联动创建,将伙场盘子改革作为突破口,在北部草滩区大力发展“伙场经济”,在南部山区推广“庭院经济”。通过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小公园“四园建设”,探索形成“伙场、庭院经济”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率先在全市开展林业碳汇试点工作,推进全域生态建设,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

陕北民歌博物馆开馆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

坚定文化自信、构筑文化高地,开创文旅产业融合新格局

“春赏花、夏采果、秋观叶、冬踏雪。榆阳区文旅活动丰富多彩,景区景点错位特色,乡音乡愁韵味十足,研学旅游打卡地也越来越多。”游客李女士说。

榆阳区坐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古城,是一个既富有历史沧桑感、厚重感,又充满现代活力和包容性、成长性的文化大区。近年来,榆阳区累计投入20多亿元用于文化领域民生建设,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精品文化工程。3A级以上景区达到12个,年游客接待量突破1000万人次,文旅综合收入突破40亿元,成功创建 “中国民歌之乡”、 陕西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成为全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试点县区、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县区。

“陕北民歌博物馆是一个既有魅力、又有科学性的传承博物馆,把优秀传统文化留下来并传下去,让陕北民歌有了自已的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说。

“十三五”以来,榆阳区建成陕北民歌博物馆、陕北红色藏品陈列馆、古代碑刻艺术博物馆、丝路脱模泥塑艺术馆、走出家乡的榆林人展览馆、中国算盘博物馆、黄土地质博物馆、黄土文化艺术馆、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纪念馆、革命英烈纪念馆、榆林自然环境教育中心等一批全国有影响力的重点文化工程,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载体,增强榆阳建设的精神“内核”,也把文化自信书写在榆阳大地。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汇聚了大自然画卷般的鬼斧神工和钟灵毓秀,既有高峡出平湖的美丽景观,又有苍花野性、震撼人心的深沟巨壑,还有少见的湖光山色,是我们广大艺术爱好者的创作天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山水画家王一明说。

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建成开园以来,中省市主主流媒体记者和广大摄影写生爱好者纷纷前来采风研学,聚焦榆阳、宣传榆阳,进一步提升榆阳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与此同时,榆阳区将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化旅游系列活动内容,孟家湾大漠河流、红石桥乐沙戏水、“泛赵家峁”田园综合体等20多个乡村旅游景点景区蓬勃发展。同时紧盯研学、民宿、休闲、餐饮四大增收空间,通过优化乡村文旅资源,丰富乡村文旅业态,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水平,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把消费升级的成果,转变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真金白银。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