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榆林:为群众幸福生活添彩发表时间:2022-08-30 13:04:18来源:榆林日报刚刚过去的暑假,除了出门远行,很多榆林人选择在“家门口”打卡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在“慢生活”中享受幸福时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榆林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文化为民的根本导向、文化繁荣的价值取向,实施一系列利当前、惠长远的重点项目、重大政策、重大举措,推动文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持续为群众幸福生活添彩。 基础建设日臻完善 8月6日,横山区郁林家园城市书房正式开馆,免费为1.4万名移民搬迁群众及周边市民提供图书阅览、借阅、查询、全天候自习室、讲座、培训、展览等各类服务。 近年来,榆林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投入,以实施重大文化项目为抓手,以文化设施建设为载体,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为着力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截至目前,榆林市级图书馆、博物馆和东沙文体馆(榆林市文化馆)等重大文化基础设施项目主体建设均已完成,神木大剧院、靖边县影剧院等一批高标准的剧场建成投用;开启与国家博物馆的合作交流,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数字时代红色文创的新视界”研讨会,“陕北民歌博物馆陈列展”获评省文物局第一届博物馆优秀展览奖。全市已建成15个城市书房,进一步满足了市民阅读需求;建成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3403个,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与扬州市签订“十四五”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和图书馆合作协议,聚力打造公共文化合作新平台。 文艺创作硕果累累 经过市民间艺术和戏曲研究院原班演职人员历时一个多月的精心复排,8月2日,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大奖特别奖”获奖作品、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陕北秧歌剧《米脂婆姨绥德汉》在榆林剧院再次惊艳亮相。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着力推出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的优秀文化作品,文化传播体系不断完善,传播影响力不断扩大,极大带动和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其间,榆林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陕西省第八届艺术节。市县文艺团体创作排演的《陕北人》《岁月韶华》《人间正道》等多部大型剧目荣获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文华剧目奖”,《一路踏歌》《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等多个节目荣获陕西省艺术节群星奖。音乐类节目《丝路欢歌》荣获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群舞《毛乌素沙漠的女人们》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陕北说书《陕北婆姨陕北汉》获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表演奖。剧目《大漠红柳》荣获全国现实题材展演“优秀剧目奖”,《余子俊》荣获陕西省“五个一工程”奖,《人间正道》入选2019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创作资助项目,《惠中权》入选2020年度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剧本《黄河岸边的婆姨》入选2020年度省委宣传部重点文艺创作资助项目。陕北民歌剧《岁月韶华》获邀参加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优秀剧目展演,市文旅局荣获该节优秀组织奖。 文化遗产焕发活力 历时5年多的建设,由靖边县携手陕文投集团榆林文旅公司精心打造的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即将正式投运。作为魏晋南北朝历史记忆的承载者,作为我国历史上多民族文化碰撞、交流、融合的见证者,统万城遗址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百处大遗址之一,还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建成开放后的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必将成为榆林又一张靓丽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被专家学者誉为“华夏史前第一城”“石破天惊”的神木石峁遗址,十年来也一直处于考古发掘、保护和开发的“黄金期”。其间,榆林市和神木市聚焦石峁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目标,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投入与管理齐抓,按照国家5A级景区建设标准加快石峁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2019年,石峁遗址正式列入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今年7月,石峁遗址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也已正式启动。 近年来,榆林各级各有关部门还聚焦维护非遗生存空间,坚持重点项目引领,推动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其间,榆阳区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非遗项目综合展馆——陕北民歌博物馆,全市共建成市级非遗展示馆1个,非遗展示场馆、专题馆35个,传习所(基地)119个。横山腰鼓、唢呐精彩亮相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伟大征程》文艺演出,受到文旅部通报表彰。横山区被命名为“中国曲艺之乡”“中国陕北民歌之乡”,榆阳区被命名为“中国民歌之乡”,横山、神木、府谷、清涧、绥德等县市区被命名为“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