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总书记的要求,激励榆林各级党员干部勇担使命——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发表时间:2021-09-21 10:58:00来源: 榆林网清晨时分,当柔和的阳光洒在一排排窑洞上,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显得格外肃静古朴。 全民族抗战时期,绥德是陕甘宁边区的“北大门”,辖区人口约占整个边区的三分之一。1941年1月,中共绥德地委成为陕甘宁边区设立的第一个地委组织,地委机关驻扎在绥德城内的九真观(始建于明嘉靖年间)。2014年起,绥德县对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进行了整体修复。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记者 庄晨阳 摄 9月14日上午,推开古色古香的大门,习近平总书记大步走进旧址,一路仔细察看旧址布局和部分复原场景,参观有关专题展陈。 担任讲解员的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马航,2013年开始从事中共榆林历史研究,对中共绥德地委历史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讲解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时向他询问,并和随同人员交流。“接到这项光荣而又重要的政治任务,我当时既兴奋又紧张。总书记参观过程中,始终面带笑容,非常亲切,非常和蔼。”马航说,在同总书记的交流中,他感到很放松。 来到主展厅,习近平总书记时常停下脚步,认真察看和倾听。“总书记对这段党史非常熟悉,他特别提到‘奋斗’这个题词。”马航介绍说,绥德分区刚成立时,由于很多知识分子对中国共产党不了解,所以当时分区特意组织了绥德师范学校和米脂中学的学生到延安去学习。“奋斗”,就是毛泽东同志在此期间给绥德师范学校学生王履丰的题词。
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 记者 庄晨阳 摄 展馆庄严肃静,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份份宝贵的文件,无不彰显着中共绥德地委一心一意为人民群众谋幸福的初心和担当。 1943年2月,绥德地委提出“为五十二万群众服务”的口号,并要求地委机关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这让中国共产党在群众中有了极高的威望,赢得了群众对党的拥护。解放战争初期,绥德地委实行了清算与献地相结合的土改政策,得到了开明绅士的理解和支持。1947年,绥德地委又总结推广了绥德义合黄家川村抽补调剂的土改成功经验,毛泽东同志曾经称赞:“黄家川的经验具有典型性,对全国老解放区土改具有普遍意义。” 参观第三单元《领导分区人民支援解放战争》时,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正因如此,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历时一年零五天,行程2000余里,其中大部分时间均活动在绥德分区。在绥德地委的领导下,分区先后动员民工420万余人次,征用畜力160万余头次,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回顾这段厚重的革命历史,老一辈革命家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坚持“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坚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十九载岁月,中共绥德地委领导分区人民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不畏艰险,坚持斗争,艰苦创业,造福人民,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不忘昨天的苦难与艰辛,铭记先辈们的奋斗足迹和伟大精神,正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中共绥德地委旧址主展厅的结束语如是写道。 经过这次讲解,马航也深受教育和鼓舞。他坚定地说:“今后我将下大力气挖掘地方党史宝库,用心用力用情研究地方党史,使党史能够更好地资政育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 赓续红色血脉,榆林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群众装在心里,始终惦记人民群众的冷暖,始终为人民群众福祉不懈奋斗。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行。 |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