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最新动态 小记者风采 主题活动 作品系列 校园采访 文明礼仪 志愿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榆林: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勇当先锋开新局

发表时间:2021-06-18 09:41:00来源: 榆林网

“十四五”的第一个春夏,榆林经济稳健开局——

全力做好政策兑现,狠抓煤炭保供稳价,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恢复;近2000亿元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引擎”强劲,高质量发展提速;持之以恒抓转型,培育新型产业,乘势开拓新局面;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开局之年,塞北大地万象更新。在这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榆林不断发挥自身优势,聚焦为民办实事,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以勇当开路先锋的奋斗姿态,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扎实推进“六稳”“六保”——

前五月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全省第一

连日来,子洲县鑫润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车间里机器轰鸣,生产线流畅运转。今年上半年,企业生产的煤矿综采设备乳化油已销售1954吨,同比增长30%,创造新的历史业绩。

“缓过来了,现在我们信心百倍,一定加大马力生产。”2020年,该企业获得市财政奖励资金20万元,总经理张烈香把这项政策比作“一剂强心剂”,企业压力得到缓解,业绩一路攀升。

2021年,榆林认真落实中省“六稳”“六保”的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持续做好政策兑现,制定工业稳增长“暖企28条”,全市累计降电价、降铁路运费分别让利企业11.23亿元、7100万元。截至5月底,我市共为市场主体减免税费129亿元,企业降利息1.4亿元,兑现产运销衔接等市级财政奖补资金880万元。

一手释放红利为企业纾困,另一手狠抓煤炭保供稳价,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针对榆林煤炭价格持续飙升,市委、市政府迅速出台保障煤炭供给、遏制价格过高上涨七条举措,市发改、市场监管、能源等15个部门集中对58家在榆煤炭企业负责人进行“稳煤价、保安全”约谈,4个联合调查组深入4个主要产煤县区对非法生产经营、哄抬煤价、囤积居奇等行为进行专项督导,在守好安全生产底线的前提下,我市有序释放优质煤炭产能,1-5月全市原煤产量达2.21亿吨,增长18.5%,原煤均价比最高点时下降近200元/吨。“站在国家能源保供大局和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的角度,我们决不能放任煤价肆意上涨,榆林决不挣煤价虚高的钱。”市发改委负责人明确表示。

迈入“十四五”,榆林步伐更加铿锵有力。重点行业企业产能不断释放,1-5月全市原油、天然气、发电量、聚烯烃、金属镁产量分别增长2.8%、6.1%、16.4%、19.5%、18.4%;开展以“四季乐购·悦享生活”为主题消费促进年活动,消费需求持续恢复,1-5月份,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0.16亿元,同比增长19.7%,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1%;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外贸“144”战略持续推进,依托榆林贸融通平台,帮助外贸企业创汇,开通榆西欧班列,“榆林产品”走向更广阔的舞台,1-5月全市进出口增长185.6%。

如今,遒劲有力的复苏曲线已经在榆林各行各业突显,1-5月全市地方财政收入227.3亿元,增长56.2%,增速位居全省第一,经济运行保持稳步恢复态势,榆林于变局中开新局。

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

2000亿项目助力高质量发展

如果把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比作一首乐曲,那么重点项目建设无疑就是最具节奏感、力量感和最能震撼人心的鼓点。

2021年2月18日,农历春节收假的第一天,榆林市2021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追赶春天的脚步,抢抓春天的机遇,争分夺秒,大干快上。响鼓重锤,四个月时间里,榆林市县(园区)组织了15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531个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近2000亿元。

“凝心聚力抓项目是过去几年榆林经济保持较快增长的基本经验,是榆林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一定要以狠抓项目的实际行动和项目建设的实际成果,不断开创榆林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市委书记、市长李春临这样说,也带头这样做。

5月6日至7日,全体在榆市级领导、各县市区及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分为四组,分别在市领导李春临、钱劳动、张胜利、李博的带领下,分别赴54个市级重点项目建设现场开展观摩。这既是一场县市区、园区实力的大比拼,也是一次抓发展、上项目精气神的大展示,互学本领、比学赶超、统一思想,真正把高质量项目牢牢抓在手上、抓出更大成效。”

放眼当下,总投资50亿元的榆能杨伙盘电厂采用全球首例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扎实践行榆林“三个转化”战略;京东榆林共享经济产业园打造“陕甘宁蒙晋交界快递物流枢纽中心”,迈出榆林补强产业链、打造多元产业结构的“坚实一步”;国家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正式揭牌,西工大爱生无人机试验测试靖边有限公司、榆林丰鸟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落户榆林……

高质量项目是榆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我市把稳投资作为稳增长的核心,优化联审联批工作机制,强化台账管理和督导考核;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线运行全国首个地级市营商环境监测平台;坚持“一个项目、一个工作组、一套督导服务措施”的“三个一”督导服务机制,市县两级选派154名党员干部,建立工作台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对“十四五”规划的45个重大项目进行督导服务,帮助项目单位办理相关手续,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一批转型升级、生态环保、强链补链的项目加快落地,为榆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朝着更新、更强、更优质转型升级

2021年,由中科院能源领域12个院所联合组建的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即将建成投用;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分院首批学生入学,“煤化工+氢耦合”“液态阳光”、CCUS、氢热电联产等一批试验示范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

坐落在榆林中心城区西南部的科创新城,围绕“一个科创核心区、三个产业孵化园、四个生活配套区、一条有轨电车线、一个绿色生态环”的总体功能布局,正在加快集聚成势。按照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铺开首期投资4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其中创新港、创新创业孵化园、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的建设,以及榆林体育中心、榆林会展中心等标志性项目的加快建成,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榆林还坚持以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为引领,积极寻找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与中科院合作共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正式挂牌,远景风机全产业链和零碳工业园等一批高质量项目正在落地,全力建设CCUS集输中心,与西工大共同推动空天地海无人系统综合试验平台建设,越来越多奋力创新的故事在榆林大地上演。

构建新格局,乘势拓新局。面对碳中和目标的严峻挑战,我市确立“高碳城市低碳绿色发展”的思路,各县市区更加注重转型升级,谋划了智诚光伏组件、铝下游新材料产业园、华秦氢能产业园等产业项目,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具有高成长性;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今年各县区能源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明显增多,宏润危废和固废综合处置、陕西恒基汇科60万m³装配式新型环保建材等项目,代表了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补链强链,围绕榆林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在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找准了方向,榆横工业区装备制造园主要承载能源化工等领域装置装备制造、检维修及再制造产业项目,是打造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区;定边县智诚光伏组件生产项目,与我市新能源全产业链高度契合,百万只肉羊现代化屠宰及深加工、中垦定边智慧生态牧场等项目的落地建设,提升了现代农业、物流、文旅产业层次,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

榆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对“十四五”规划原定项目盘子压减了总投资7000亿元的40多个“两高一资”项目;21个低质项目退出2021年度计划,调减年度投资近200亿元。派出626名市县两级干部,对全市1016户规上企业以及在建、拟建项目进行能耗专项核查,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问题实行台账管理,年底前全部整改到位。

淘汰高能耗落后产能,“腾笼换鸟”助力城市绿色发展。榆林开展了兰炭行业升级改造三年行动,对128户兰炭企业开展升级改造,实施兰炭企业VOCs无组织排放、废水全覆盖治理,坚决淘汰单炉7.5万吨以下的兰炭企业,截至目前,已淘汰9户涉及兰炭产能172.5万吨。对108台小火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完成整改72台。同时制定能耗“双控”底线标准,依法依规加快淘汰一批铁合金、金属镁、电石等落后产能,为优质产能腾出发展空间。

增进民生福祉——

厚待青山得“金山”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

榆林坚持“黄河中游生态屏障”的定位,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明确“确保生态保护强度始终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刚性目标,坚持以生态定格局,在系统测算生态可承载的基础上布局产业和项目。

2021年,我市统筹实施“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退耕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毛乌素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获得国家林草局支持,“塞上森林城”提质增效行动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市,“三项行动”投入15亿多元,居于历年最高,动员市县企业143个,造林面积是去年近5倍,一座座城市由“填绿镶边”向“扩绿增厚”转变。

榆林黄河干流长389.7公里、占全省的一半多,流域面积占全省的近三分之一。全市综合实施坡改梯、小流域治理、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建成全国最大的淤地坝群,年入黄河泥沙由解放初期的5.13亿吨减少到2.9亿吨,全市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051.4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到48.9%。

今年,府谷县实施三道沟煤矿采空塌陷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暨西尧沟乡村振兴项目,年均可实现300万元的集体收入,这正是榆林坚持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的缩影。我市积极开展矿区生态修复,102家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使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基金10亿元,通过人工辅助自然恢复、地裂缝填埋、土地复垦等方式,累计治理恢复矿山地质环境面积404平方公里。启动实施府谷县沿黄地区天桥段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协调退出涉及生态红线的9家矿业权企业,累计退出矿权面积22.1794平方公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今年以来,60.21万亩荒山披上绿锦,大漠穿上绿装;1-5月榆林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4.06,全国339个城市中排名188位,较去年同期进位51名,改善幅度全国排名第23位;巩固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28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逐步走上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之路,全市村集体经济年总收益10.1亿元……“十四五”开局季的榆林大地上,次第展开一幅高质量发展的多彩画卷。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陕公网安备 610802020001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