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榆林:昂扬奋进越千帆发表时间:2021-04-26 08:28:00来源: 榆林网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在随后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榆林全市上下牢记谆谆嘱托,砥砺奋进、锐意进取,以贯通落实“五个扎实”“五项要求”为总体要求,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迈向现代化的资源型领航城市”,奋力谱写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精彩答卷。 “战疫”“战贫”一体推进,“六稳”“六保”同步落实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战、大考,榆林全市上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二三产协同发力,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为更好支撑陕西追赶超越、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作出了“榆林贡献”。 其间,榆林坚持“战疫”“战贫”一体推进、“六稳”“六保”同步落实,在科学研判疫情防控态势的前提下,果断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顶格落实中省惠企纾困政策,出台援企稳岗等一揽子帮扶举措,累计减免各类税费192.8亿元,通过降电价、降利息向企业让利11亿元,清欠民企账款19.5亿元,用心用力与企业共渡难关。同时,我市还倾力推进上下游产业链协同恢复生产,2020年全市原煤产量、油气当量分别达到5.17亿吨和2729万吨,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15亿元,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积极组织各类促消费活动,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深入实施现代农业“4+X”工程,有力应对近25年来最严重的春夏连旱,粮食产量位居全省第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市去年还先后建成投产兴汉澜墨石墨烯等67个重点项目,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等97个重大项目全面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6%,增速位居全省第二。陕煤榆林煤制烯烃项目获得核准,定边机场预可研获国家批复,榆阳机场北指廊可研获省发改委批复,蒋家窑则水库、黄河粗泥沙拦沙一期工程还被列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规划。 坚持创新驱动,能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取得全面突破 由中科院能源领域12个院所联合组建的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建设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分院首批学生入学,西北大学碳中和学院加快落地,煤化工+氢耦合、“液态阳光”、CCUS、氢热电联产等一批试验示范项目即将落地实施…… 科技创新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出路。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要求,去年以来,榆林始终坚持“四个面向”,全力推进科创新城建设和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各项工作均取得实质性进展。 榆林具有国内最具典型性的“多能赋存、多能互补”独特优势,在榆林创建以多能融合为特征、以能源技术革命为引领、以能源体制革命为支撑,协同推动能源供给和消费革命的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有利于加快突破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与耦合替代、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与规模应用、低碳化智能化多能融合与区域示范三条路线中的技术瓶颈。通过与中科院联合开展“基础研究—中试试验—产业示范”全周期技术创新,还能系统破解我国“缺能”“高碳”两大难题,探索安全、清洁、低碳、智慧能源技术路线。榆林,由此真正站上了担当国家使命、服务国家战略的前沿位置。 2020年,榆林围绕“一个科创核心区、三个产业孵化园、四个生活配套区、一条有轨电车线、一个绿色生态环”的总体功能布局正加快集聚成势,倾力打造科创新城,目前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各项建设已转入整体推进、全面落实阶段,按照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铺开首期投资40多亿元的基础设施工程,其中创新港、创新创业孵化园、中科院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榆林分院等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载体的布局建设,及榆林体育中心、榆林会展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的加快建成,为这座创新之城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源源活力。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腾笼换鸟”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兰炭是榆林重要的传统支柱型产业,在全市工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渐深入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榆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兰炭行业升级改造三年行动,目前已拆除总产能422.5万吨的83台兰炭炉,并计划在2022年前全面关停单炉7.5万吨以下兰炭企业,压减兰炭产能720万吨。 淘汰高能耗落后产能,是节能降耗最有效的举措之一,也是榆林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坚决淘汰过剩落后产能,为优质产能释放腾出环境容量和生产要素”要求的具体行动。 2020年以来,榆林始终聚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碳城市低碳化发展。其间,榆林全面推广金属镁竖罐还原、短流程绿色冶炼等新工艺,依法依规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出台榆林市火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方案,将30万千瓦以下火电机组煤耗由400克标准煤/千瓦时降至国家相关标准,纳入改造范围的108台机组中,82台机组已改造完毕。 “腾笼”速度的加快,为榆林发展壮大新动能挤出了巨大空间。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的要求,榆林立足市情实际,全力向内挖潜,系统布局了智能无人、通航、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并依托良好的风光自然条件和煤化工产业富氢优势,把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下一步积极应对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全速推进。此外,榆林还坚持通过竞争性配置新能源装机指标撬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远景新能源、天合光伏、彩虹玻璃等一批头部企业的新能源装备制造项目加快落地;出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专门政策,推动华秦氢能产业园开工投建,为榆林装备制造产业、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注入了全新动力。 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资源要素实现市场化配置 2021年4月23日,榆林水利、能源、市场监管等17个市级行业主管部门,再次向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移交了第三批86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涵盖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场准入、投资建设、安全生产、民生保障、社会事务、城市管理、国土规划、环境保护8大领域。 近年来,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中,榆林始终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注重以流程再造为核心的政务服务优化,另一方面倾力推动资源要素加快实现市场化配置。 去年以来,榆林下硬茬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5”行动,制定工作方案、评价方案和实施方案,健全完善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相适应的准入机制、审批机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等,高效推进市场准入制度改革。不断巩固党政机构改革成果,调整优化市直部门内设机构设置和职责以及部分县市区部门编制资源配置,对全市3061个事业单位进行了重新架构、功能重塑,精简机构942个。五大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基本实现职能整合到位、机构设置到位、人员转隶基本到位,全市整合执法机构154个。深化产业园区改革,推行项目容缺制度、承诺制改革,完成5个园区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神木市完成园区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榆神工业区、榆林高新区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办事不出园”和“一个章子管到底”正在加快实现。 为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向更高水平,近年我市还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和榆林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积极探索数字政府建设,旨在通过数字赋能,加快实现城市的智能化、精细化、法治化治理。 |
Copyright 2015 www.ylxj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ICP备15006155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榆林小记者 主办 联系电话:0912-3280038 电子邮箱:yl-xjz@qq.com |